【哲學星期五@台北】《老爹》─孫子導演對工運阿公的影像追尋之旅 20201218
【哲學星期五@台北】《老爹》─孫子導演對工運阿公的影像追尋之旅 20201218
【哲學星期五@台北】──「《老爹》─孫子導演對工運阿公的影像追尋之旅」──2020/12/18(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7:30先播放《老爹》紀錄片,映後座談*
人稱老爹、曾爸,或警察口中那個始終難搞的鬍秋A,工運前輩曾茂興於13年前(2007年)離開了大家。不過他那為勞工衝撞體制與尋求改革的畫面,始終銘刻在許多工運伙伴的心中。
曾茂興是台灣政治解嚴後第一代勞工運動者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堅持著體制外抗爭路線,寧做獨行者,而不願被吸納入體制之中。1988年,他在桃園客運擔任工會幹部時,為了抗議資方不合理的勞動條件與薪資待遇,因而發動司機罷工。這是台灣解嚴後台灣客運業的第一次罷工,他因此被桃客解僱,從此走上工運這條路,並帶動之後各地風起雲湧的自主工潮,但這也讓他從此難逃牢獄之災。1989年因參與苗栗客運罷工,曾茂興被判刑三個月緩刑兩年,1992年的遠東化纖罷工,他又被判刑入獄兩個月。
1995年前後,臺灣開始進入工廠外移的惡性倒閉潮,曾爸一樣在桃園義務協助關廠工人爭取權益,1996年的聯福關廠勞工臥軌抗議事件,讓他再度被判刑十個月,於2000年9月入獄,同年12月特赦出獄。
曾有許多朋友透過紀錄片,記錄下曾茂興一生為勞工而戰的身影。而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勞工陣線】特別邀請到他的孫子,同時也是以紀錄片《老爹》榮獲2020年台北
市《勞動金像獎》長片組第一名得主曾上祐,讓他從家人、當時的戰友、勞運工作者的言談中,一窺一位工運者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了解他為何能無所顧忌的為勞工衝鋒陷陣?而導演又是如何透過鏡頭重新認識自己爺爺的過程?同時,也邀請到曾經以《鐡道旁、鐵桶聲》、《社長不見了》紀錄片記錄曾茂興的知名導演劉俊宏與談,分享為這位工運的傳奇人物留下的紀錄與記憶。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12月18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曾上祐│紀錄片《老爹》導演
劉俊宏│台灣維新執行秘書、紀錄片導演
【講者介紹】
*曾上祐│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畢業、紀錄片《老爹》導演、2020台北市勞動金像獎金獎長片組第一名得主,該片並入圍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種子新星獎。
*劉俊宏│紀錄片《鐡道旁、鐵桶聲》導演,曾任公視新聞部紀錄片製作人,作品包括《鐡道旁、鐵桶聲》、《社長不見了》、《站鬥陣、戰同線》、《野狗跟AIDS》、《台灣向前行》、《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台灣勞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7:30先播放《老爹》紀錄片,映後座談*
人稱老爹、曾爸,或警察口中那個始終難搞的鬍秋A,工運前輩曾茂興於13年前(2007年)離開了大家。不過他那為勞工衝撞體制與尋求改革的畫面,始終銘刻在許多工運伙伴的心中。
曾茂興是台灣政治解嚴後第一代勞工運動者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堅持著體制外抗爭路線,寧做獨行者,而不願被吸納入體制之中。1988年,他在桃園客運擔任工會幹部時,為了抗議資方不合理的勞動條件與薪資待遇,因而發動司機罷工。這是台灣解嚴後台灣客運業的第一次罷工,他因此被桃客解僱,從此走上工運這條路,並帶動之後各地風起雲湧的自主工潮,但這也讓他從此難逃牢獄之災。1989年因參與苗栗客運罷工,曾茂興被判刑三個月緩刑兩年,1992年的遠東化纖罷工,他又被判刑入獄兩個月。
1995年前後,臺灣開始進入工廠外移的惡性倒閉潮,曾爸一樣在桃園義務協助關廠工人爭取權益,1996年的聯福關廠勞工臥軌抗議事件,讓他再度被判刑十個月,於2000年9月入獄,同年12月特赦出獄。
曾有許多朋友透過紀錄片,記錄下曾茂興一生為勞工而戰的身影。而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勞工陣線】特別邀請到他的孫子,同時也是以紀錄片《老爹》榮獲2020年台北
市《勞動金像獎》長片組第一名得主曾上祐,讓他從家人、當時的戰友、勞運工作者的言談中,一窺一位工運者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了解他為何能無所顧忌的為勞工衝鋒陷陣?而導演又是如何透過鏡頭重新認識自己爺爺的過程?同時,也邀請到曾經以《鐡道旁、鐵桶聲》、《社長不見了》紀錄片記錄曾茂興的知名導演劉俊宏與談,分享為這位工運的傳奇人物留下的紀錄與記憶。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12月18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曾上祐│紀錄片《老爹》導演
劉俊宏│台灣維新執行秘書、紀錄片導演
【講者介紹】
*曾上祐│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畢業、紀錄片《老爹》導演、2020台北市勞動金像獎金獎長片組第一名得主,該片並入圍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種子新星獎。
*劉俊宏│紀錄片《鐡道旁、鐵桶聲》導演,曾任公視新聞部紀錄片製作人,作品包括《鐡道旁、鐵桶聲》、《社長不見了》、《站鬥陣、戰同線》、《野狗跟AIDS》、《台灣向前行》、《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台灣勞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老爹》─孫子導演對工運阿公的影像追尋之旅」──2020/12/18(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7:30先播放《老爹》紀錄片,映後座談*
人稱老爹、曾爸,或警察口中那個始終難搞的鬍秋A,工運前輩曾茂興於13年前(2007年)離開
*7:30先播放《老爹》紀錄片,映後座談*
人稱老爹、曾爸,或警察口中那個始終難搞的鬍秋A,工運前輩曾茂興於13年前(2007年)離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5dhnRVjlQ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當世界成了暴力場域,『非暴力的力量』是唯一出路? 20201113
【哲學星期五@台北】──「當世界成了暴力場域,『非暴力的力量』是唯一出路?」──2020/11/13(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做為當代後結構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的巴特勒(Judith Butler)作品相當多元,涵蓋政治學、倫理學、女性主義、酷兒理論等領域。除了學術著作之外,巴特勒也採取實際行動聲援性別平權、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近期不管是Black Life Matters或防疫措施導致的社會疏離和排外浪潮,巴特勒都在公共論壇言所當言,積極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
巴特勒從她早期的《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1990)和《要緊的身體:論性的言談限制》(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1993)開始,就持續關心身體(用學術語言來說是「即身性」(embodiment))、暴力、危脆生命(precarious life)等議題,以及當我們面對這些議題所遭遇的認知限制。巴特勒2020年的著作《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The Force of Nonviolence: the Ethical in the Political)即是以往論述的延續,也是對當前暴力問題提出更深入、更具原創性的思考。
當我們目睹暴力發生的時候,憤怒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情緒反應,那似乎意味著暴力是不證自明的行為,也顯示我們假定自己站在非暴力的一方,似乎暴力與非暴力之間存在著清晰可辨識的區分。真的是這樣嗎?那樣的區分是否可能是虛假不實的,甚至可能被誤用,以至於我們不知不覺成為暴力的共犯?個人的暴力也許容易辨識,但是個別的暴力行為背後是否有體制性或集體性的暴力更不易被察覺?我們經常聽聞「治亂世用重典」的訴求,或者「鄉民正義」、「私法正義」的行動,策略性地使用暴力或者基於自我防衛使用暴力是正確的選擇嗎?《非暴力的力量》全書的核心觀念「暴力總是經過詮釋的」暴力與非暴力的區分並如如我們想像的那麼明切,同時也表示我們有可能打開或改變對於暴力與非暴力的理解。如果非暴力不等於被動或不作為,它又如何能夠產生力量,扭轉、制止或改變當前暴力充斥的局勢?當我們深刻思考暴力的問題,我們也將重新理解我們與他人的緊密相連,如同巴特勒提出的「可悲慟性」(grievability),每一個生命的消逝都值得哀悼與悲慟:那不是一種道德感傷,而是想像力和行動的召喚,我們不再對體制性的暴力無知、無感或習以為常。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由葉浩老師主持,邀請到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黃涵榆教授主講,歡迎大家前來交流、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11月13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葉 浩│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哲學博士
【主講】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做為當代後結構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的巴特勒(Judith Butler)作品相當多元,涵蓋政治學、倫理學、女性主義、酷兒理論等領域。除了學術著作之外,巴特勒也採取實際行動聲援性別平權、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近期不管是Black Life Matters或防疫措施導致的社會疏離和排外浪潮,巴特勒都在公共論壇言所當言,積極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
巴特勒從她早期的《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1990)和《要緊的身體:論性的言談限制》(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1993)開始,就持續關心身體(用學術語言來說是「即身性」(embodiment))、暴力、危脆生命(precarious life)等議題,以及當我們面對這些議題所遭遇的認知限制。巴特勒2020年的著作《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The Force of Nonviolence: the Ethical in the Political)即是以往論述的延續,也是對當前暴力問題提出更深入、更具原創性的思考。
當我們目睹暴力發生的時候,憤怒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情緒反應,那似乎意味著暴力是不證自明的行為,也顯示我們假定自己站在非暴力的一方,似乎暴力與非暴力之間存在著清晰可辨識的區分。真的是這樣嗎?那樣的區分是否可能是虛假不實的,甚至可能被誤用,以至於我們不知不覺成為暴力的共犯?個人的暴力也許容易辨識,但是個別的暴力行為背後是否有體制性或集體性的暴力更不易被察覺?我們經常聽聞「治亂世用重典」的訴求,或者「鄉民正義」、「私法正義」的行動,策略性地使用暴力或者基於自我防衛使用暴力是正確的選擇嗎?《非暴力的力量》全書的核心觀念「暴力總是經過詮釋的」暴力與非暴力的區分並如如我們想像的那麼明切,同時也表示我們有可能打開或改變對於暴力與非暴力的理解。如果非暴力不等於被動或不作為,它又如何能夠產生力量,扭轉、制止或改變當前暴力充斥的局勢?當我們深刻思考暴力的問題,我們也將重新理解我們與他人的緊密相連,如同巴特勒提出的「可悲慟性」(grievability),每一個生命的消逝都值得哀悼與悲慟:那不是一種道德感傷,而是想像力和行動的召喚,我們不再對體制性的暴力無知、無感或習以為常。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由葉浩老師主持,邀請到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黃涵榆教授主講,歡迎大家前來交流、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11月13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葉 浩│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哲學博士
【主講】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當世界成了暴力場域,『非暴力的力量』是唯一出路?」──2020/11/13(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做為當代後結構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的巴特勒(Judith Butler)作品相當多元,涵蓋政治學、倫理學、女性主義、酷兒理論
做為當代後結構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的巴特勒(Judith Butler)作品相當多元,涵蓋政治學、倫理學、女性主義、酷兒理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Uv0AywLHE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隱藏在外送平台後的勞動人生 20201030
【哲學星期五@台北】──「隱藏在外送平台後的勞動人生」──2020/10/30(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
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為許多新穎商業模式提供了養份,各種講求即時和迅速的平台及零工經濟等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既有的產業界線,更讓目前受傳統勞動及社會法制保障的職業分類受到嚴峻的挑戰。
其中平台外送服務因為貼近消費者需求,更是蓬勃發展。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從事外送員的人數在2019年底已逼近5萬人,雖然行政部門後續公告修正《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以及發布新版《食品外送作業安全衛生指引》,將食物外送指引納入職安法規,並且於今年7月展開專案勞檢。但外送人員與平台之間的經常性爭議(包括因工作型態而不幸發生車禍意外等)卻並未消失。
2019年10月份,【哲學星期五】與【台灣勞工陣線】曾討論過這類零工經濟的勞動條件問題。而為了理解目前平台外送人員的工作樣態,台灣勞工陣線更特別於2020年7月至9月間,透過網路徵集平台外送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並且實際進行電話訪談。本周【台灣勞工陣線】除將在哲五公佈與分享這份問卷調查結果之外,更邀請到實際從業人員現身說法,帶大家更具體理解隱藏在平台後的勞動樣態。歡迎各界前來討論交流。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
【時間】2020年10月30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楊書瑋│台灣勞工陣線教育推廣部主任
【講者】蘇柏豪│平台平台外送人員從業者
邱宇軒│台灣勞工陣線暑期倡議專員
【講者介紹】
蘇柏豪│平台平台外送人員從業者。社運參與者,也曾投入選舉,具備多個平台外送工作實際經驗。
邱宇軒│台灣勞工陣線暑期倡議專員。目前為台灣大學社工系學生,為「平台外送人員從業狀況問卷調查」協同工作者。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台灣勞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為許多新穎商業模式提供了養份,各種講求即時和迅速的平台及零工經濟等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既有的產業界線,更讓目前受傳統勞動及社會法制保障的職業分類受到嚴峻的挑戰。
其中平台外送服務因為貼近消費者需求,更是蓬勃發展。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從事外送員的人數在2019年底已逼近5萬人,雖然行政部門後續公告修正《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以及發布新版《食品外送作業安全衛生指引》,將食物外送指引納入職安法規,並且於今年7月展開專案勞檢。但外送人員與平台之間的經常性爭議(包括因工作型態而不幸發生車禍意外等)卻並未消失。
2019年10月份,【哲學星期五】與【台灣勞工陣線】曾討論過這類零工經濟的勞動條件問題。而為了理解目前平台外送人員的工作樣態,台灣勞工陣線更特別於2020年7月至9月間,透過網路徵集平台外送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並且實際進行電話訪談。本周【台灣勞工陣線】除將在哲五公佈與分享這份問卷調查結果之外,更邀請到實際從業人員現身說法,帶大家更具體理解隱藏在平台後的勞動樣態。歡迎各界前來討論交流。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
【時間】2020年10月30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楊書瑋│台灣勞工陣線教育推廣部主任
【講者】蘇柏豪│平台平台外送人員從業者
邱宇軒│台灣勞工陣線暑期倡議專員
【講者介紹】
蘇柏豪│平台平台外送人員從業者。社運參與者,也曾投入選舉,具備多個平台外送工作實際經驗。
邱宇軒│台灣勞工陣線暑期倡議專員。目前為台灣大學社工系學生,為「平台外送人員從業狀況問卷調查」協同工作者。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台灣勞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隱藏在外送平台後的勞動人生」──2020/10/30(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
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為許多新穎商業模式提供了養份,各種講求即時和迅速的平台及零工經濟等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既有的產業界線,更讓目前受傳統勞動及社會
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為許多新穎商業模式提供了養份,各種講求即時和迅速的平台及零工經濟等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既有的產業界線,更讓目前受傳統勞動及社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4zdYiKnFM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6354天的等待》紀錄片放映+座談 20201023
【哲學星期五@台北】──「《6354天的等待》紀錄片放映+座談」──2020/10/23(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活動將先放映影片,映後進行座談*
全球化浪潮下,移工已成為臺灣人生活日常的一部份,亦是維持臺灣社會穩定發展與供應勞動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唯因為國籍、文化、種族差異,加上經濟不利與語言上的隔閡,東南亞移工明顯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忽略甚或歧視,成為弱勢族群。
紀錄片導演柯妧青於2018年認識收容於安置中心的印尼籍移工Rahayu,其後,雙方共同完成一部以移工第一人稱視角、自我敘事形式的紀錄片《6354天的等待》,訴說Rahayu從2002年4月3日來台灣當看護,卻意外遭遇一段長達17年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
影片一直被認為是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的重要媒介,人們藉由影片傳達的意念與訊息,彼此協商、溝通與說服。因此,除了透過以移工「第一人稱」影片製作過程,讓移工學習整理自己、傳達內心的想法、自我對話,並以影音呈現個人的生命故事、處境與心聲之外,同時當文化、經濟不利的弱勢者開始說話,有了發聲的管道,得以被「看見」,將有助不同族群、國籍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受壓迫的情況便有機會獲得改善。
這部歷時兩年醞釀的紀錄片,將於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首度公開播映,也共同與【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及【台灣勞工陣線】邀請到柯妧青導演,柯導演將在映後與大家分享她如何透過影像,紀錄下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真實發生的勞工故事,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座位有限,請事前報名:https://labor.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23 ,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10月23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主講】柯妧青│紀錄片導演
【講者介紹】
柯妧青│曾任媒體記者,現為紀錄片導演、台灣勞工陣線副理事長、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作品長期關注勞動者與社會體制的關係,包括《誰在山上唱歌》、《我們這一班》、《她們的故事》等,透過影片寫實地記錄這些被遺忘的歷史。
【台灣動與社會政策與政策研究協會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LSA.ORG/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台灣勞工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活動將先放映影片,映後進行座談*
全球化浪潮下,移工已成為臺灣人生活日常的一部份,亦是維持臺灣社會穩定發展與供應勞動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唯因為國籍、文化、種族差異,加上經濟不利與語言上的隔閡,東南亞移工明顯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忽略甚或歧視,成為弱勢族群。
紀錄片導演柯妧青於2018年認識收容於安置中心的印尼籍移工Rahayu,其後,雙方共同完成一部以移工第一人稱視角、自我敘事形式的紀錄片《6354天的等待》,訴說Rahayu從2002年4月3日來台灣當看護,卻意外遭遇一段長達17年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
影片一直被認為是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的重要媒介,人們藉由影片傳達的意念與訊息,彼此協商、溝通與說服。因此,除了透過以移工「第一人稱」影片製作過程,讓移工學習整理自己、傳達內心的想法、自我對話,並以影音呈現個人的生命故事、處境與心聲之外,同時當文化、經濟不利的弱勢者開始說話,有了發聲的管道,得以被「看見」,將有助不同族群、國籍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受壓迫的情況便有機會獲得改善。
這部歷時兩年醞釀的紀錄片,將於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首度公開播映,也共同與【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及【台灣勞工陣線】邀請到柯妧青導演,柯導演將在映後與大家分享她如何透過影像,紀錄下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真實發生的勞工故事,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討論!
(座位有限,請事前報名:https://labor.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23 ,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10月23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主講】柯妧青│紀錄片導演
【講者介紹】
柯妧青│曾任媒體記者,現為紀錄片導演、台灣勞工陣線副理事長、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作品長期關注勞動者與社會體制的關係,包括《誰在山上唱歌》、《我們這一班》、《她們的故事》等,透過影片寫實地記錄這些被遺忘的歷史。
【台灣動與社會政策與政策研究協會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LSA.ORG/
【台灣勞工陣線官網】
http://labor.ngo.tw/
【台灣勞工陣線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abourFront/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6354天的等待》紀錄片放映+座談」──2020/10/23(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活動將先放映影片,映後進行座談*
全球化浪潮下,移工已成為臺灣人生活日常的一部份,亦是維持臺灣社會穩定發展與供應勞動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唯因
*活動將先放映影片,映後進行座談*
全球化浪潮下,移工已成為臺灣人生活日常的一部份,亦是維持臺灣社會穩定發展與供應勞動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唯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fqU7y_ORrc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不只是厭女》中的改良型計畫:結構、隱憂與前景 20201016
【哲學星期五@台北】──「《不只是厭女》中的改良型計畫:結構、隱憂與前景」──2020/10/16(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
康乃爾大學哲學教授Kate Manne (凱特曼恩) 在2017年出版的《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一書中,Manne採取一個對「厭女」(Misogyny)概念的「改良型計畫」(ameliorative project),主張我們不應該將「厭女」理解為一種對女性的憎恨,因為這樣的理解將會使「厭女」概念的應用產生諸多問題。透過各種社會作法、對女性的期待與實際案例的分析,她提出了一個對「厭女」概念的改良型分析,指出我們應該以此來理解「厭女」概念。
「改良型計畫」的想法是由麻省理工大學哲學教授Sally Haslanger(莎莉哈斯蘭爾)所提出。近年來這個想法在英美分析哲學學界中有了諸多討論與發展,Haslanger個人今年也發表了一篇文章修正她過往對改良型計畫的理解。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由台大社會所高紹芳主持,邀請到在台大哲學所修讀碩士的黃稟宬主講。稟宬將針對上述論點介紹近年來學界的討論與發展,並以此來談Manne的改良型計畫,以及他從中看到的隱憂與前景。歡迎大家前來分享與交流。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10月16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2 號出口,直走後左轉再左轉)
【主持】高紹芳│台大社會所碩士生
【主講】黃稟宬│台大哲學所碩士生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康乃爾大學哲學教授Kate Manne (凱特曼恩) 在2017年出版的《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一書中,Manne採取一個對「厭女」(Misogyny)概念的「改良型計畫」(ameliorative project),主張我們不應該將「厭女」理解為一種對女性的憎恨,因為這樣的理解將會使「厭女」概念的應用產生諸多問題。透過各種社會作法、對女性的期待與實際案例的分析,她提出了一個對「厭女」概念的改良型分析,指出我們應該以此來理解「厭女」概念。
「改良型計畫」的想法是由麻省理工大學哲學教授Sally Haslanger(莎莉哈斯蘭爾)所提出。近年來這個想法在英美分析哲學學界中有了諸多討論與發展,Haslanger個人今年也發表了一篇文章修正她過往對改良型計畫的理解。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由台大社會所高紹芳主持,邀請到在台大哲學所修讀碩士的黃稟宬主講。稟宬將針對上述論點介紹近年來學界的討論與發展,並以此來談Manne的改良型計畫,以及他從中看到的隱憂與前景。歡迎大家前來分享與交流。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10月16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2 號出口,直走後左轉再左轉)
【主持】高紹芳│台大社會所碩士生
【主講】黃稟宬│台大哲學所碩士生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不只是厭女》中的改良型計畫:結構、隱憂與前景」──2020/10/16(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
康乃爾大學哲學教授Kate Manne (凱特曼恩) 在2017年出版的《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
康乃爾大學哲學教授Kate Manne (凱特曼恩) 在2017年出版的《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LWrCGcK0c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黨』人財路——黨產條例如何逆襲黨國體制 20200911
【哲學星期五@台北】──「『黨』人財路——黨產條例如何逆襲黨國體制」 ──2020/09/11(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2020年8月28日大法官通過了793號解釋,宣告《黨產條例》合乎憲法規定,且在解釋理第一項關於「法治背景」中表示:「...惟如依黨產條例制定前之當時法律規定請求政黨回復,或已罹於時效,或已逾除斥期間,且可能涉及第三人已取得權益之保障,均有其困難...」亦即表示依照黨產條例出現前的法律追討不當黨產「有其困難」。但究竟追討不當黨產的「困難」在哪裡?大法官釋憲解釋似乎並未詳細說明。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 邀請到台大法學碩士宋易修,透過分析過往黨產處理的經驗,試圖解釋大法官所謂的「困難」究竟是什麼?並進一步探討這個「困難」背後的成因為何,以及這與793號解釋中所提到的「黨國體制」又有什麼關係?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前來交流、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9月11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主講】宋易修│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參考資料】
*大法官釋字第793號【黨產條例案】
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zh-tw/jep03/show?expno=793
2020年8月28日大法官通過了793號解釋,宣告《黨產條例》合乎憲法規定,且在解釋理第一項關於「法治背景」中表示:「...惟如依黨產條例制定前之當時法律規定請求政黨回復,或已罹於時效,或已逾除斥期間,且可能涉及第三人已取得權益之保障,均有其困難...」亦即表示依照黨產條例出現前的法律追討不當黨產「有其困難」。但究竟追討不當黨產的「困難」在哪裡?大法官釋憲解釋似乎並未詳細說明。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 邀請到台大法學碩士宋易修,透過分析過往黨產處理的經驗,試圖解釋大法官所謂的「困難」究竟是什麼?並進一步探討這個「困難」背後的成因為何,以及這與793號解釋中所提到的「黨國體制」又有什麼關係?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前來交流、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9月11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主講】宋易修│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參考資料】
*大法官釋字第793號【黨產條例案】
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zh-tw/jep03/show?expno=793
【哲學星期五@台北】──「『黨』人財路——黨產條例如何逆襲黨國體制」 ──2020/09/11(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2020年8月28日大法官通過了793號解釋,宣告《黨產條例》合乎憲法規定,且在解釋理第一項關於「法治背景」中表示:「...惟如依黨產條
2020年8月28日大法官通過了793號解釋,宣告《黨產條例》合乎憲法規定,且在解釋理第一項關於「法治背景」中表示:「...惟如依黨產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bfxXwUFzPY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解構校園中的偉大神話:校園轉型正義的實踐與困境 20200828
【哲學星期五@台北】──「解構校園中的偉大神話:校園轉型正義的實踐與困境」──2020/08/28(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台灣自解嚴後開始推動轉型正義,歷經多次政黨輪替,從民間到官方,至今仍在起步,台灣社會各領域都面臨了不同的課題,有所進展或面臨困境。然而,校園解嚴與領導階層輪替的速度,遠遠落後台灣社會,今年六月台大學生會在校務會議提出設立轉型正義小組的提案,遭到懸殊的票數否決,更被校方與社會輿論以「政治鬥爭」、「拆傅鐘」來指稱。
校園裡真的可以自外於政治與社會嗎?過去的校園,並不如學校裡的權力菁英所打造的那套論述一般,「大學向來自由、民主、開放」,反之,每間學校裡都血跡斑斑,充滿不同的壓迫,可能是逮捕、處決,或者是記過、退學,以及現今進化的治理手段。校園可以抗拒改革,正是因為這些「自主」的神話,然而校園從未自主,但是校園裡的加害體制與受害師生從未被好好認識。官方意識形態主導的史觀,影響我們認知校園裡的權力關係,進而阻礙今日的校園民主與自由。
校園轉型正義如何開始?戒嚴時期的校園裡有什麼樣的加害體制,如何打造出許多受害師生?以台大為例,從四六事件、省工委、殷海光事件、台大哲學系事件、自由之愛,到野百合學運以及後續的獨台會案,校園裡的管理階層是壓制體系的一部分,同時許多行政人員、教師與學生都是監控網絡的協力者,校園裡的黨部有學生、教師等不同運作系統,綿密的在校園裡組織。校園空間,過往充滿以「偉人」命名的案例,難以對之在物質與敘事上;而以受難者或事件之名的校園空間,連命名與設立都困難重重。
不只台大,也不只大學校園。不同的大學,還有高國中小,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事件和體制,需要面對不同的課題以及在地的特殊性,到底校園裡的民主環境為何、又要如何改變?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由蕭育和博士主持,邀請到曾任台大學生會長,就讀台大歷史系的凃峻清,以及曾任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課程助教,就讀台大法研所碩士生的蔣聖謙,來跟大家好好談談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前來。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8月28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蕭育和│中研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
【主講】凃峻清│前台大學生會會長
【與談】蔣聖謙│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生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參考資料】
凃峻清:校園轉型正義如何起步:現況與進路
https://ppt.cc/f1BDqx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台灣自解嚴後開始推動轉型正義,歷經多次政黨輪替,從民間到官方,至今仍在起步,台灣社會各領域都面臨了不同的課題,有所進展或面臨困境。然而,校園解嚴與領導階層輪替的速度,遠遠落後台灣社會,今年六月台大學生會在校務會議提出設立轉型正義小組的提案,遭到懸殊的票數否決,更被校方與社會輿論以「政治鬥爭」、「拆傅鐘」來指稱。
校園裡真的可以自外於政治與社會嗎?過去的校園,並不如學校裡的權力菁英所打造的那套論述一般,「大學向來自由、民主、開放」,反之,每間學校裡都血跡斑斑,充滿不同的壓迫,可能是逮捕、處決,或者是記過、退學,以及現今進化的治理手段。校園可以抗拒改革,正是因為這些「自主」的神話,然而校園從未自主,但是校園裡的加害體制與受害師生從未被好好認識。官方意識形態主導的史觀,影響我們認知校園裡的權力關係,進而阻礙今日的校園民主與自由。
校園轉型正義如何開始?戒嚴時期的校園裡有什麼樣的加害體制,如何打造出許多受害師生?以台大為例,從四六事件、省工委、殷海光事件、台大哲學系事件、自由之愛,到野百合學運以及後續的獨台會案,校園裡的管理階層是壓制體系的一部分,同時許多行政人員、教師與學生都是監控網絡的協力者,校園裡的黨部有學生、教師等不同運作系統,綿密的在校園裡組織。校園空間,過往充滿以「偉人」命名的案例,難以對之在物質與敘事上;而以受難者或事件之名的校園空間,連命名與設立都困難重重。
不只台大,也不只大學校園。不同的大學,還有高國中小,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事件和體制,需要面對不同的課題以及在地的特殊性,到底校園裡的民主環境為何、又要如何改變?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由蕭育和博士主持,邀請到曾任台大學生會長,就讀台大歷史系的凃峻清,以及曾任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課程助教,就讀台大法研所碩士生的蔣聖謙,來跟大家好好談談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前來。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8月28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蕭育和│中研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
【主講】凃峻清│前台大學生會會長
【與談】蔣聖謙│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生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參考資料】
凃峻清:校園轉型正義如何起步:現況與進路
https://ppt.cc/f1BDqx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解構校園中的偉大神話:校園轉型正義的實踐與困境」──2020/08/28(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台灣自解嚴後開始推動轉型正義,歷經多次政黨輪替,從民間到官方,至今仍在起步,台灣社會各領域都面臨了不同的課題,有所進展或面臨困境。然
台灣自解嚴後開始推動轉型正義,歷經多次政黨輪替,從民間到官方,至今仍在起步,台灣社會各領域都面臨了不同的課題,有所進展或面臨困境。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LNf4IX7i4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白恐烏雲下的香港——抵抗與希望 20200821
【哲學星期五@台北】──「白恐烏雲下的香港——抵抗與希望」──2020/08/21(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自中國人大不顧香港社會及國際反對,強行於6月30日公布,並於7月1日通過、施行《香港國安法》以來,這部法便成為中國和宛如魁儡的香港特區政府打壓民主運動和言論自由的利器,「一國兩制」如同在香港正式宣告死亡。
該法實施一個多月後,港政府突然於8月11日逮捕包括【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及其兒子等報社高層,以及【香港眾志】的周庭等人,並大動作搜索該報社。此一舉動令香港社會輿論譁然,也引發全球媒體和國際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認為這是中共透過這部法,著手整肅媒體與打擊異議聲音的開始,而此後,白色恐怖的烏雲似乎也將籠罩在香港上空。
但儘管如此,經過佔中爭普選、雨傘革命及反送中運動的洗禮,香港人民以堅強的意志展現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決心並未退卻。中國和香港特區政府合演的國安法大戲,是否真能達到讓香港社會陷入絕望的目的,抑或這做法其實只是中國政府強弩之末的最後掙扎?
同樣歷經過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應該最能感同身受這種威權統治的遭遇。而面對如此無懼的香港人們,台灣與國際社會又能持續提供什麼樣的援助呢?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勞工陣線】共同邀請到長期關注香港民主的李惠仁導演、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江旻諺及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Justine,帶大家深入瞭解當前的香港局勢,並思考我們可以一起做些什麼?歡迎各界前來參與交流、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8月21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李惠仁│紀錄片導演
江旻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
Justine│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自中國人大不顧香港社會及國際反對,強行於6月30日公布,並於7月1日通過、施行《香港國安法》以來,這部法便成為中國和宛如魁儡的香港特區政府打壓民主運動和言論自由的利器,「一國兩制」如同在香港正式宣告死亡。
該法實施一個多月後,港政府突然於8月11日逮捕包括【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及其兒子等報社高層,以及【香港眾志】的周庭等人,並大動作搜索該報社。此一舉動令香港社會輿論譁然,也引發全球媒體和國際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認為這是中共透過這部法,著手整肅媒體與打擊異議聲音的開始,而此後,白色恐怖的烏雲似乎也將籠罩在香港上空。
但儘管如此,經過佔中爭普選、雨傘革命及反送中運動的洗禮,香港人民以堅強的意志展現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決心並未退卻。中國和香港特區政府合演的國安法大戲,是否真能達到讓香港社會陷入絕望的目的,抑或這做法其實只是中國政府強弩之末的最後掙扎?
同樣歷經過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應該最能感同身受這種威權統治的遭遇。而面對如此無懼的香港人們,台灣與國際社會又能持續提供什麼樣的援助呢?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勞工陣線】共同邀請到長期關注香港民主的李惠仁導演、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江旻諺及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Justine,帶大家深入瞭解當前的香港局勢,並思考我們可以一起做些什麼?歡迎各界前來參與交流、討論。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8月21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李惠仁│紀錄片導演
江旻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
Justine│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哲學星期五@台北】──「白恐烏雲下的香港——抵抗與希望」──2020/08/21(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自中國人大不顧香港社會及國際反對,強行於6月30日公布,並於7月1日通過、施行《香港國安法》以來,這部法便成為中國和宛如魁儡的香港特區政府打壓民主運
自中國人大不顧香港社會及國際反對,強行於6月30日公布,並於7月1日通過、施行《香港國安法》以來,這部法便成為中國和宛如魁儡的香港特區政府打壓民主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uXuXxZExA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灣聲音考古 20190315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灣聲音考古》—2019/03/15(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流行歌曲是貼近人們生活的一種文化形式呈現。從流行歌中我們常常可以找到與其社會、政治與經濟相扣連的脈絡。
台灣歷史上曾受到的殖民與政治壓迫,也對大眾流行文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從日治時期到解嚴前,在政治力的干預下,許多流行歌不但被禁唱,也有許多創作者不論是從語言,或是因為歌詞而被強迫改變作品的表達方式。
雖然歷史有其陰暗面,但台灣也因為族群多元而使得音樂呈現出非常豐富的樣貌。早期許多原住民族歌手多用所謂漢名出道,但現今,越來越多原住民族歌手們在出版專輯時,採用母語的名字直接觸及樂迷們。這樣的轉變是對土地文化認同的見證,儘管我們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但或多或少也代表著台灣尊重多元價值的些許進步。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很高興邀請到長期收集、研究台灣流行歌曲的達人徐睿楷,來跟大家分享台灣流行歌的歷史,並從這些歌曲背後的細節,拼湊出時代的意象。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這場「台灣聲音考古」之旅!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 2019年03月15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廖健苡│【哲學星期五@台北】策畫之一
【主講】 徐睿楷(Eric Scheihagen)│ 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原聲探索》節目主持人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參考資料】
徐睿楷(Eric Scheihagen)用收藏爬梳台灣老歌風華
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article_149_333.html
「原聲探索」 跨越世代與族群 認識臺灣多元音樂樣貌
https://insight.ipcf.org.tw/article/37
流行歌曲是貼近人們生活的一種文化形式呈現。從流行歌中我們常常可以找到與其社會、政治與經濟相扣連的脈絡。
台灣歷史上曾受到的殖民與政治壓迫,也對大眾流行文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從日治時期到解嚴前,在政治力的干預下,許多流行歌不但被禁唱,也有許多創作者不論是從語言,或是因為歌詞而被強迫改變作品的表達方式。
雖然歷史有其陰暗面,但台灣也因為族群多元而使得音樂呈現出非常豐富的樣貌。早期許多原住民族歌手多用所謂漢名出道,但現今,越來越多原住民族歌手們在出版專輯時,採用母語的名字直接觸及樂迷們。這樣的轉變是對土地文化認同的見證,儘管我們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但或多或少也代表著台灣尊重多元價值的些許進步。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很高興邀請到長期收集、研究台灣流行歌曲的達人徐睿楷,來跟大家分享台灣流行歌的歷史,並從這些歌曲背後的細節,拼湊出時代的意象。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這場「台灣聲音考古」之旅!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 2019年03月15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廖健苡│【哲學星期五@台北】策畫之一
【主講】 徐睿楷(Eric Scheihagen)│ 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原聲探索》節目主持人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參考資料】
徐睿楷(Eric Scheihagen)用收藏爬梳台灣老歌風華
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article_149_333.html
「原聲探索」 跨越世代與族群 認識臺灣多元音樂樣貌
https://insight.ipcf.org.tw/article/37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灣聲音考古》—2019/03/15(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流行歌曲是貼近人們生活的一種文化形式呈現。從流行歌中我們常常可以找到與其社會、政治與經濟相扣連的脈絡。
台灣歷史上曾受到的殖民與政治壓迫,也對大眾流行文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從日治時期到解嚴前,在政治
流行歌曲是貼近人們生活的一種文化形式呈現。從流行歌中我們常常可以找到與其社會、政治與經濟相扣連的脈絡。
台灣歷史上曾受到的殖民與政治壓迫,也對大眾流行文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從日治時期到解嚴前,在政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8yfimj-HI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尚青公民來選系 20190308
【哲學星期五@台北】—《尚青公民來選系》─2019/03/08(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大學學測成績甫公佈,學校科系選填在即。此刻,相信對許多的青年學子們來說,是一個令人既期待又興奮的人生十字路口。一方面對大學的生活充滿各種憧憬;另一方面,十八歲的來到,在政治意義上,代表著將具有「公民投票的」權利,和得以更積極地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
然而,當我們進一步追問,什麼是「政治權利」?什麼是「公民」?又,「公共/國家事務」該如何討論、進而實踐?其實,我們會發現,我們每一個人並不是在過了十八歲生日後,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公民,而是需要經過某種程度的練習,與思辨。
本周的哲學星期五,我們和青平台合作,邀請到幾位從大學開始至今,就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學長姐們一同來分享,從當初的生涯規劃、選擇的科系,以及後來投身「公民參與」的經驗,並且從自身不同角度的專業和科系,來促使台灣整體社會的改變。
在本周的哲學星期五中,我們誠摯邀請所有未滿十八歲的尚青學子們,來聽一聽學長姊們的過來路。同時,更是歡迎每一位已滿十八歲的成熟/半成熟/未成熟的公民朋友們,一起來分享自身的公民經驗。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 2019年03月08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陳廷豪|世新大學社發所碩士
【與談】 洪士育|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王偉任|陽明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所
柯萱如|台灣大學法研所
廖郁雯|輔大公共衛生系雙主修食品科學系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大學學測成績甫公佈,學校科系選填在即。此刻,相信對許多的青年學子們來說,是一個令人既期待又興奮的人生十字路口。一方面對大學的生活充滿各種憧憬;另一方面,十八歲的來到,在政治意義上,代表著將具有「公民投票的」權利,和得以更積極地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
然而,當我們進一步追問,什麼是「政治權利」?什麼是「公民」?又,「公共/國家事務」該如何討論、進而實踐?其實,我們會發現,我們每一個人並不是在過了十八歲生日後,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公民,而是需要經過某種程度的練習,與思辨。
本周的哲學星期五,我們和青平台合作,邀請到幾位從大學開始至今,就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學長姐們一同來分享,從當初的生涯規劃、選擇的科系,以及後來投身「公民參與」的經驗,並且從自身不同角度的專業和科系,來促使台灣整體社會的改變。
在本周的哲學星期五中,我們誠摯邀請所有未滿十八歲的尚青學子們,來聽一聽學長姊們的過來路。同時,更是歡迎每一位已滿十八歲的成熟/半成熟/未成熟的公民朋友們,一起來分享自身的公民經驗。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 2019年03月08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陳廷豪|世新大學社發所碩士
【與談】 洪士育|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王偉任|陽明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所
柯萱如|台灣大學法研所
廖郁雯|輔大公共衛生系雙主修食品科學系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尚青公民來選系》─2019/03/08(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大學學測成績甫公佈,學校科系選填在即。此刻,相信對許多的青年學子們來說,是一個令人既期待又興奮的人生十字路口。一方面對大學的生活充滿各種憧憬;另一方面,十八歲的來到,在政治意義上,代表著將具有「公民
大學學測成績甫公佈,學校科系選填在即。此刻,相信對許多的青年學子們來說,是一個令人既期待又興奮的人生十字路口。一方面對大學的生活充滿各種憧憬;另一方面,十八歲的來到,在政治意義上,代表著將具有「公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G6Dh8j0JQ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病人自主的臨床觀察筆記:一位ACP失智症醫師的反思 20190322
【哲學星期五@台北】—《病人自主的臨床觀察筆記:一位ACP失智症醫師的反思》—2019/03/22(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人的一生可以選擇就學、就業、感情、食衣住行…但當生命的無常到來時,對於自己攸關生死的醫療決定,我們是否有選擇?今年1月6日《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實施,這部開啟亞洲先例的法律,讓台灣人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而事先立下「預立醫療決定」(AD)的方式,擁有了選擇「善終」的權利。
除了法規方面的革新外,這部以病人為主體的法律也正在翻轉我們對傳統醫療的思維與典範,更提供台灣社會更進一步思考的契機。讓我們重新檢視,當自己及家人在受到疾病或意外風險打擊時,我們該如何面對?我們對生命品質的看法又是什麼?而在臨床現場,我們又會面臨到哪些醫療決策的難題呢?
本周【哲學星期五@台北】與【臺北市聯醫人文創新書院】合作,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姜冠宇主治醫師主持,邀請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主治醫師主講。透過劉醫師身在第一線,以及豐富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的經驗,來與大家討論醫療、生命品質與善終的議題,歡迎大家前來交流!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 2019年03月22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姜冠宇│整合醫療科醫師
【主講】 劉建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人的一生可以選擇就學、就業、感情、食衣住行…但當生命的無常到來時,對於自己攸關生死的醫療決定,我們是否有選擇?今年1月6日《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實施,這部開啟亞洲先例的法律,讓台灣人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而事先立下「預立醫療決定」(AD)的方式,擁有了選擇「善終」的權利。
除了法規方面的革新外,這部以病人為主體的法律也正在翻轉我們對傳統醫療的思維與典範,更提供台灣社會更進一步思考的契機。讓我們重新檢視,當自己及家人在受到疾病或意外風險打擊時,我們該如何面對?我們對生命品質的看法又是什麼?而在臨床現場,我們又會面臨到哪些醫療決策的難題呢?
本周【哲學星期五@台北】與【臺北市聯醫人文創新書院】合作,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姜冠宇主治醫師主持,邀請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主治醫師主講。透過劉醫師身在第一線,以及豐富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的經驗,來與大家討論醫療、生命品質與善終的議題,歡迎大家前來交流!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 2019年03月22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姜冠宇│整合醫療科醫師
【主講】 劉建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病人自主的臨床觀察筆記:一位ACP失智症醫師的反思》—2019/03/22(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人的一生可以選擇就學、就業、感情、食衣住行…但當生命的無常到來時,對於自己攸關生死的醫療決定,我們是否有選擇?今年1月6日《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實施,這部開啟亞洲
人的一生可以選擇就學、就業、感情、食衣住行…但當生命的無常到來時,對於自己攸關生死的醫療決定,我們是否有選擇?今年1月6日《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實施,這部開啟亞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PeEEBdqRKE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世衛無國界——集眾專業突破兩岸諒解的健康外交 20190329
【哲學星期五@台北】—《世衛無國界——集眾專業突破兩岸諒解的健康外交》—2019/03/29(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3月22日根據新聞報導,世衛組織發言人表明在沒有「兩岸諒解」的前提下,台灣就無法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儘管台灣有著全球最先進的醫療體系以及健保照護系統,也願意與世界分享「台灣經驗」,加上許多專業軟、硬體優勢,可以對世界醫衛體系做出許多貢獻。但在中國政治力運作下,台灣再次被拒於全球醫療體系之外。
面對中國對台灣國際空間的限縮,我國正式外交關係難以伸展令人感到十分困擾。但現代的外交形式其實早已不再侷限於以政府為主體的傳統定義上,「公眾外交」的出現,逐漸發展出透過傳遞價值與創造連結的方式,而成為強化國家形象的軟實力之一。如何透過民間力量,以及強化台灣「醫療專業」的國際形象以促進在國際上的健康實質交流?可能是台灣急需思考並擬定策略的挑戰。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邀請到參與發起籌備「台灣世衛外交協會」的籌備召集人姜冠宇醫師,來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台灣所擁有的醫療優勢與累積的專業數據,來協助醫衛公眾外交的長期發展,歡迎大家前來交流!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 2019年03月29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廖健苡│哲五@台北策劃之一
【主講】 姜冠宇│台灣世衛外交協會籌備召集人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3月22日根據新聞報導,世衛組織發言人表明在沒有「兩岸諒解」的前提下,台灣就無法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儘管台灣有著全球最先進的醫療體系以及健保照護系統,也願意與世界分享「台灣經驗」,加上許多專業軟、硬體優勢,可以對世界醫衛體系做出許多貢獻。但在中國政治力運作下,台灣再次被拒於全球醫療體系之外。
面對中國對台灣國際空間的限縮,我國正式外交關係難以伸展令人感到十分困擾。但現代的外交形式其實早已不再侷限於以政府為主體的傳統定義上,「公眾外交」的出現,逐漸發展出透過傳遞價值與創造連結的方式,而成為強化國家形象的軟實力之一。如何透過民間力量,以及強化台灣「醫療專業」的國際形象以促進在國際上的健康實質交流?可能是台灣急需思考並擬定策略的挑戰。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邀請到參與發起籌備「台灣世衛外交協會」的籌備召集人姜冠宇醫師,來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台灣所擁有的醫療優勢與累積的專業數據,來協助醫衛公眾外交的長期發展,歡迎大家前來交流!
(感謝【青平台】、【慕哲咖啡館X左轉有書】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無需報名;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
【時間】 2019年03月29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廖健苡│哲五@台北策劃之一
【主講】 姜冠宇│台灣世衛外交協會籌備召集人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世衛無國界——集眾專業突破兩岸諒解的健康外交》—2019/03/29(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3月22日根據新聞報導,世衛組織發言人表明在沒有「兩岸諒解」的前提下,台灣就無法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儘管台灣有著全球最先進的醫療體系以及健保照護系統,也願意與世界分享
3月22日根據新聞報導,世衛組織發言人表明在沒有「兩岸諒解」的前提下,台灣就無法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儘管台灣有著全球最先進的醫療體系以及健保照護系統,也願意與世界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PKVrb7Ix4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大學教師的升等與評鑑:法國大學評議會的經驗交流 20190426
【哲學星期五@台北】—《大學教師的升等與評鑑:法國大學評議會的經驗交流》—2019/04/26(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近期教師法修訂案,引起重大爭議,不僅事關中小學教育,還涉及大學教師,去年底哲五和高教工會合辦「反思評鑑二十年」活動,北中南四場得到熱烈回響,反映大學自治的現況疑難,包括教師的升等與評鑑制度,攸關高等教育的未來。2007年教育部人事處曾發表一份《針對大學教師評鑑的問卷調查》,當時多數受訪教師已傳達出檢討制度的心聲,然而歷經十多年似乎未有改善,校園爭議事件頻傳,近年行政法院判決亦引發社會關注。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特別邀請法國巴黎狄徳羅大學Sébastien Billioud教授主講,Billioud教授曾參與「法國大學評議會」(Conseil National des Universités)四年經驗,此一機構主掌大學教授的資格審查、升等審查與評鑑等工作,具有獨立於個別大學的組織與職權,透過大學教師團體的專業分工,進行攸關教師權益的升等與評鑑任務。
源自現代法治的「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本是不可分的,從「法國大學評議會」的制度設計,看待「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的關係,進一步提供省思台灣的大學法及教師法制的觀點,為此我們也邀請台灣學者周平副教授,以及高教工會林柏儀主任一同討論,歡迎大家一同關注及參與。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 4月26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陳妙芬│台大法律學院副教授
【主講】Sébastien Billioud│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fc)台北分部主任,法國巴黎狄徳羅大學教授
【與談】周 平│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林柏儀│台灣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台灣高教工會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參考資料】
1. 「法國大學評議會」第6部門(管理學)簡介;Présentation de la Section 06 du Conseil National des Universités (CNU)。
https://vimeo.com/303055239
2. 周平,〈別讓法律成為壓迫老師的幫兇!《教師法》修正案對大學教師的嚴重打擊〉,天下雜誌(獨立評論),2019年。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9/article/7951
3. 松云,〈學術自由因專業偏見與學術階級受到殘害〉,徵文系列(大學教師限年升等條款與教師評鑑),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高教工會),大學快報第188期,2019年4月22日。
https://www.theunion.org.tw/category/publish/14/
4. 藉淘汰不適任教師毀學術自由?高教工會批《教師法》草案多項爭議;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2019年4月17日楊鵑如報導。
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83952
5. 成永裕,〈談現行大學教師評鑑制度〉,《評鑑雙月刊》,第55期,2015年5月。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5/01/6338.aspx
6. 薛如真,〈大學高官大亂鬥 基層教師連升等都難?〉,信傳媒,2018年2月3日。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8324
近期教師法修訂案,引起重大爭議,不僅事關中小學教育,還涉及大學教師,去年底哲五和高教工會合辦「反思評鑑二十年」活動,北中南四場得到熱烈回響,反映大學自治的現況疑難,包括教師的升等與評鑑制度,攸關高等教育的未來。2007年教育部人事處曾發表一份《針對大學教師評鑑的問卷調查》,當時多數受訪教師已傳達出檢討制度的心聲,然而歷經十多年似乎未有改善,校園爭議事件頻傳,近年行政法院判決亦引發社會關注。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特別邀請法國巴黎狄徳羅大學Sébastien Billioud教授主講,Billioud教授曾參與「法國大學評議會」(Conseil National des Universités)四年經驗,此一機構主掌大學教授的資格審查、升等審查與評鑑等工作,具有獨立於個別大學的組織與職權,透過大學教師團體的專業分工,進行攸關教師權益的升等與評鑑任務。
源自現代法治的「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本是不可分的,從「法國大學評議會」的制度設計,看待「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的關係,進一步提供省思台灣的大學法及教師法制的觀點,為此我們也邀請台灣學者周平副教授,以及高教工會林柏儀主任一同討論,歡迎大家一同關注及參與。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 4月26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陳妙芬│台大法律學院副教授
【主講】Sébastien Billioud│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fc)台北分部主任,法國巴黎狄徳羅大學教授
【與談】周 平│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林柏儀│台灣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台灣高教工會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參考資料】
1. 「法國大學評議會」第6部門(管理學)簡介;Présentation de la Section 06 du Conseil National des Universités (CNU)。
https://vimeo.com/303055239
2. 周平,〈別讓法律成為壓迫老師的幫兇!《教師法》修正案對大學教師的嚴重打擊〉,天下雜誌(獨立評論),2019年。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9/article/7951
3. 松云,〈學術自由因專業偏見與學術階級受到殘害〉,徵文系列(大學教師限年升等條款與教師評鑑),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高教工會),大學快報第188期,2019年4月22日。
https://www.theunion.org.tw/category/publish/14/
4. 藉淘汰不適任教師毀學術自由?高教工會批《教師法》草案多項爭議;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2019年4月17日楊鵑如報導。
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83952
5. 成永裕,〈談現行大學教師評鑑制度〉,《評鑑雙月刊》,第55期,2015年5月。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5/01/6338.aspx
6. 薛如真,〈大學高官大亂鬥 基層教師連升等都難?〉,信傳媒,2018年2月3日。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8324
【哲學星期五@台北】—《大學教師的升等與評鑑:法國大學評議會的經驗交流》—2019/04/26(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近期教師法修訂案,引起重大爭議,不僅事關中小學教育,還涉及大學教師,去年底哲五和高教工會合辦「反思評鑑二十年」活動,北中南四場得到熱烈回響,反映大學自治的現況疑難,包
近期教師法修訂案,引起重大爭議,不僅事關中小學教育,還涉及大學教師,去年底哲五和高教工會合辦「反思評鑑二十年」活動,北中南四場得到熱烈回響,反映大學自治的現況疑難,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spNHbLs3Q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灣民主的中年危機? 20190419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灣民主的中年危機?》—2019/04/19(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針對全球政局詭譎且動盪的現象,劍橋大學的教授朗西曼(Runciman)提出民主「中年危機」的看法。他認為「民主政治人到中年,此時選民感覺自己處於一成不變的狀態,嚮往一些重大改變,但又不想要天翻地覆的改變。」是否因為活在民主制度底下太久,對得來不易的個人自由、人權保障、憲政法治等許多社會夢寐以求的價值,失去了敏感度,才能如此輕易脫口說出——換個制度試試看!」
2018年11月24日的選舉雖然只是地方層級,卻給予國際一個錯誤的訊息,即在全世界自由陣營警醒並集結反抗極權中國之際,台灣人卻釋放往中國靠攏的印象。許多人擔心去年地方選舉的效應恐導致台灣逆向操作國際關係與地緣政治,也深恐台灣在先輩締造的歷史方向下逆流倒退。在這個關鍵時刻,更有許多人心裡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台灣民主似乎正在衰敗,而我們的民主的韌度是否足夠抵抗「發大財」、「選一個希望」這類「民主中年危機」行為的突襲?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邀請了蕭育和、何澄輝與宋承恩幾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從各自觀點切入,為大家解析當前台灣民主的危機,並討論未來公民社會的下一步,該如何走,以共同維護台灣民主的發展與永續,歡迎各界前來交流。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 4月19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孫友聯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
【與談】蕭育和│台大政治學博士
何澄輝│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研究員
宋承恩│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官網】
http://touat.com.tw/about/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參考資料】
*「民主未死,它只是中年危機了」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6029292
*[民主會怎麼結束]導讀:民主雖然容易著火,但也比任何制度更能滅火
https://gushi.tw/how-democracy-ends/
針對全球政局詭譎且動盪的現象,劍橋大學的教授朗西曼(Runciman)提出民主「中年危機」的看法。他認為「民主政治人到中年,此時選民感覺自己處於一成不變的狀態,嚮往一些重大改變,但又不想要天翻地覆的改變。」是否因為活在民主制度底下太久,對得來不易的個人自由、人權保障、憲政法治等許多社會夢寐以求的價值,失去了敏感度,才能如此輕易脫口說出——換個制度試試看!」
2018年11月24日的選舉雖然只是地方層級,卻給予國際一個錯誤的訊息,即在全世界自由陣營警醒並集結反抗極權中國之際,台灣人卻釋放往中國靠攏的印象。許多人擔心去年地方選舉的效應恐導致台灣逆向操作國際關係與地緣政治,也深恐台灣在先輩締造的歷史方向下逆流倒退。在這個關鍵時刻,更有許多人心裡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台灣民主似乎正在衰敗,而我們的民主的韌度是否足夠抵抗「發大財」、「選一個希望」這類「民主中年危機」行為的突襲?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邀請了蕭育和、何澄輝與宋承恩幾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從各自觀點切入,為大家解析當前台灣民主的危機,並討論未來公民社會的下一步,該如何走,以共同維護台灣民主的發展與永續,歡迎各界前來交流。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 4月19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孫友聯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
【與談】蕭育和│台大政治學博士
何澄輝│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研究員
宋承恩│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官網】
http://touat.com.tw/about/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參考資料】
*「民主未死,它只是中年危機了」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6029292
*[民主會怎麼結束]導讀:民主雖然容易著火,但也比任何制度更能滅火
https://gushi.tw/how-democracy-ends/
【哲學星期五@台北】—《台灣民主的中年危機?》—2019/04/19(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針對全球政局詭譎且動盪的現象,劍橋大學的教授朗西曼(Runciman)提出民主「中年危機」的看法。他認為「民主政治人到中年,此時選民感覺自己處於一成不變的狀態,嚮往一些重大改變,但又不想要天翻
針對全球政局詭譎且動盪的現象,劍橋大學的教授朗西曼(Runciman)提出民主「中年危機」的看法。他認為「民主政治人到中年,此時選民感覺自己處於一成不變的狀態,嚮往一些重大改變,但又不想要天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7zh1YvlZuc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破局的川金會——從兩國歷史舊帳談起 20190607
【哲學星期五@台北】—《破局的川金會——從兩國歷史舊帳談起》—2019/06/07(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2018年6月川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成為全球焦點,甚至引發各界對北韓可能宣布廢除核武、美國與北韓互設聯絡辦事處等美好的期待。但今年二月於河內舉行的二次川金會談,原本預告將簽署的《河內宣言》,卻旋即在第二天就宣告破局。真正的原因究竟是北韓終究沒有無核化的計畫或是其他,引發多方猜測。
兩國關係這兩年看來變得相當「熱絡」,但其實從1950年爆發韓戰,美國領聯合國軍介入開始,兩國的僵局長達68年。期間北韓不斷以核武、飛彈試射與人質手段宣示自己的存在,而深信「北朝鮮崩潰論」的美國,也以武器禁運、經濟制裁手段回擊。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將由葉浩教授主持,邀請到政治大學朴成林、朴炳陪兩位政治學博士候選人來跟大家算算北韓與美國之間的「歷史舊賬」。兩位將從被戲稱「火箭人vs狂人峰會」的兩次會晤談起。從歷史的角度爬梳兩國之間的關係,並透過細節,試圖描繪出兩國關係對東亞昨日與今日局勢的影響。歡迎大家前來分享交流。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06月07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葉 浩│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哲學博士
【與談】朴成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朴炳陪│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主辦】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2018年6月川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成為全球焦點,甚至引發各界對北韓可能宣布廢除核武、美國與北韓互設聯絡辦事處等美好的期待。但今年二月於河內舉行的二次川金會談,原本預告將簽署的《河內宣言》,卻旋即在第二天就宣告破局。真正的原因究竟是北韓終究沒有無核化的計畫或是其他,引發多方猜測。
兩國關係這兩年看來變得相當「熱絡」,但其實從1950年爆發韓戰,美國領聯合國軍介入開始,兩國的僵局長達68年。期間北韓不斷以核武、飛彈試射與人質手段宣示自己的存在,而深信「北朝鮮崩潰論」的美國,也以武器禁運、經濟制裁手段回擊。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將由葉浩教授主持,邀請到政治大學朴成林、朴炳陪兩位政治學博士候選人來跟大家算算北韓與美國之間的「歷史舊賬」。兩位將從被戲稱「火箭人vs狂人峰會」的兩次會晤談起。從歷史的角度爬梳兩國之間的關係,並透過細節,試圖描繪出兩國關係對東亞昨日與今日局勢的影響。歡迎大家前來分享交流。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06月07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葉 浩│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哲學博士
【與談】朴成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朴炳陪│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主辦】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哲學星期五志工團
【哲學星期五@台北】—《破局的川金會——從兩國歷史舊帳談起》—2019/06/07(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2018年6月川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成為全球焦點,甚至引發各界對北韓可能宣布廢除核武、美國與北韓互設聯絡辦事處等美好的期待。但今年二月於河內舉行的二次川金會談,原本預告將簽署
2018年6月川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成為全球焦點,甚至引發各界對北韓可能宣布廢除核武、美國與北韓互設聯絡辦事處等美好的期待。但今年二月於河內舉行的二次川金會談,原本預告將簽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VobvaezTzI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直接的民主自己動手做:修正公投法的另類聲音 20190614
【哲學星期五@台北】—《直接的民主自己動手做:修正公投法的另類聲音》—2019/06/14(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2018年11月24日,台灣舉辦了史無前例的「公投十案」,過程中諸如人權議題納入公投,社會討論倉促混亂以及公投題目與實質內容不符,乃至於開票作業的延宕等等「亂象」,促使中選會提出了公投法的修正版本。然而,日前所提出的修正版本並未全面審視造成十案公投亂象的「執行配套」,其修正方向也悖離公投倡議者多年來主張的「提高公民參與」精神。
但是,社會的進步力量,由於飽受十案公投結果的震盪,對於公投法修正的社會討論與檢視,卻顯得沉默與意興闌珊。倉促的修法不僅無助於解決公投「亂象」,更恐讓公民投票「重回鳥籠」。檢討修法的聲音或許「另類」,可是,民主的病徵唯一的解方,或許就是更多的民主,公民社會不應該因為一兩次的公投結果,而放棄自己動手做民主的直接民主實踐。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將回顧公投「亂象」的由來,並檢視公投法修正的各個環節。直接民主的實踐,應該不僅是在「公投」的那個瞬間,如何著手設計更含納社會討論與大眾審議的公投過程才能深化民主,而不讓公投成為民主欺凌的工具?有待台灣社會進一步嚴肅思考,歡迎大家一起前來討論。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06月14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主講】余長欣│電視製作人
詹順貴│律師
【主辦】公投底霸格、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2018年11月24日,台灣舉辦了史無前例的「公投十案」,過程中諸如人權議題納入公投,社會討論倉促混亂以及公投題目與實質內容不符,乃至於開票作業的延宕等等「亂象」,促使中選會提出了公投法的修正版本。然而,日前所提出的修正版本並未全面審視造成十案公投亂象的「執行配套」,其修正方向也悖離公投倡議者多年來主張的「提高公民參與」精神。
但是,社會的進步力量,由於飽受十案公投結果的震盪,對於公投法修正的社會討論與檢視,卻顯得沉默與意興闌珊。倉促的修法不僅無助於解決公投「亂象」,更恐讓公民投票「重回鳥籠」。檢討修法的聲音或許「另類」,可是,民主的病徵唯一的解方,或許就是更多的民主,公民社會不應該因為一兩次的公投結果,而放棄自己動手做民主的直接民主實踐。
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將回顧公投「亂象」的由來,並檢視公投法修正的各個環節。直接民主的實踐,應該不僅是在「公投」的那個瞬間,如何著手設計更含納社會討論與大眾審議的公投過程才能深化民主,而不讓公投成為民主欺凌的工具?有待台灣社會進一步嚴肅思考,歡迎大家一起前來討論。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06月14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主講】余長欣│電視製作人
詹順貴│律師
【主辦】公投底霸格、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哲學星期五@台北】—《直接的民主自己動手做:修正公投法的另類聲音》—2019/06/14(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2018年11月24日,台灣舉辦了史無前例的「公投十案」,過程中諸如人權議題納入公投,社會討論倉促混亂以及公投題目與實質內容不符,乃至於開票作業的延宕等等「亂象」,促使中
2018年11月24日,台灣舉辦了史無前例的「公投十案」,過程中諸如人權議題納入公投,社會討論倉促混亂以及公投題目與實質內容不符,乃至於開票作業的延宕等等「亂象」,促使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yg_nG3yug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合作的在地金融:儲蓄互助社步向社區金融的想像 20190628
【哲學星期五@台北】—《合作的在地金融:儲蓄互助社步向社區金融的想像》—2019/06/28(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金融系統在現代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但社會仍舊存在一般金融機構不願提供服務的族群,包括身處偏鄉地區缺乏金融服務或因貧困而被排除於銀行借貸體系之外的「金融難民」。在台灣各村鎮角落長年隱身著一種稱之為「儲蓄互助社」的地方金融,默默支撐著金融難民。有別於商業金融市場,儲互社是一種以「非為營利,非為救濟,乃是互助」為宗旨的互助金融體系,最直接的功能是為貧窮壓迫而經濟癱瘓的個人及成員,提供金融紓困的出路,減少高利貸的食利剝削。
「儲蓄互助社」(儲互社)支持一般金融機構不願深入或不願服務的對象,回應金融市場的失靈所以被賦予窮人的銀行、社區存錢筒或原住民的撲滿等功能別名。但欠缺接觸管道及訊息,一向是儲互社發展的玻璃天花板。發展至今,全國已有335家儲互社合計223億元資金,已是一股不容小覷的金融實力,卻也出現只能在偏鄉發展的侷限,不為社會大眾所知也蒙上難以親近的神祕面紗。
正值當前社區經濟的政策黃金時期,半封閉社群的儲互社是否有機會以社區金融的姿態成為社區經濟的支持角色?【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勞工陣線】、【主婦聯盟合作社】,共同邀請鑽研社會金融的吳宗昇與發起東華大學校園儲互社的張瓊文兩位老師,分就儲互社的社區金融發展脈絡以及實務運作的可能性與挑戰,逐一解析。邀請大家共同思考在地社區金融的發展契機。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06月28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主任、貧窮經濟研究者
【主講】吳宗昇│輔仁大學副教授、卡債自救會顧問
張瓊文│東華大學助理教授、東華校園儲戶社發起人
【主辦】台灣勞工陣線、主婦聯盟合作社、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金融系統在現代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但社會仍舊存在一般金融機構不願提供服務的族群,包括身處偏鄉地區缺乏金融服務或因貧困而被排除於銀行借貸體系之外的「金融難民」。在台灣各村鎮角落長年隱身著一種稱之為「儲蓄互助社」的地方金融,默默支撐著金融難民。有別於商業金融市場,儲互社是一種以「非為營利,非為救濟,乃是互助」為宗旨的互助金融體系,最直接的功能是為貧窮壓迫而經濟癱瘓的個人及成員,提供金融紓困的出路,減少高利貸的食利剝削。
「儲蓄互助社」(儲互社)支持一般金融機構不願深入或不願服務的對象,回應金融市場的失靈所以被賦予窮人的銀行、社區存錢筒或原住民的撲滿等功能別名。但欠缺接觸管道及訊息,一向是儲互社發展的玻璃天花板。發展至今,全國已有335家儲互社合計223億元資金,已是一股不容小覷的金融實力,卻也出現只能在偏鄉發展的侷限,不為社會大眾所知也蒙上難以親近的神祕面紗。
正值當前社區經濟的政策黃金時期,半封閉社群的儲互社是否有機會以社區金融的姿態成為社區經濟的支持角色?【哲學星期五@台北】與【台灣勞工陣線】、【主婦聯盟合作社】,共同邀請鑽研社會金融的吳宗昇與發起東華大學校園儲互社的張瓊文兩位老師,分就儲互社的社區金融發展脈絡以及實務運作的可能性與挑戰,逐一解析。邀請大家共同思考在地社區金融的發展契機。
(本次活動自由入場、無需事前報名;感謝【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2019年06月28日 (五) 19:30–21:30
【地點】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主任、貧窮經濟研究者
【主講】吳宗昇│輔仁大學副教授、卡債自救會顧問
張瓊文│東華大學助理教授、東華校園儲戶社發起人
【主辦】台灣勞工陣線、主婦聯盟合作社、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哲學星期五@台北】—《合作的在地金融:儲蓄互助社步向社區金融的想像》—2019/06/28(五)19:30@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金融系統在現代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但社會仍舊存在一般金融機構不願提供服務的族群,包括身處偏鄉地區缺乏金融服務或因貧困而被排除於銀行借貸體系之外的「金融難民」。在台灣各村
金融系統在現代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但社會仍舊存在一般金融機構不願提供服務的族群,包括身處偏鄉地區缺乏金融服務或因貧困而被排除於銀行借貸體系之外的「金融難民」。在台灣各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lj4jnadno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規訓與懲罰:四十年後 20200807
【哲學星期五@台北】──「規訓與懲罰:四十年後 」──2020/08/07(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規訓與懲罰》成書逾四十年來,「全景敞視監獄」成為它最標誌性的意象,人們甚至因為其像極了傅柯,而幾乎忘了那是邊沁的發明。據說,或大或小的全景敞視禁錮,象徵現代政治權力運作視覺邏輯的翻轉。曾經,公開的景觀是權力的中心,必須被無以計數的人們觀看與關注,公開處決的場景展現了君上不容挑戰的威嚴。
如今,監控的注視取代了駭人的景觀,權力之眼的能量不再自中央發散進而耗盡,而是重新裝配在全景敞視的機制中,轉向倍增強化在一個個個別規訓的身體。據說,這是啟蒙的政治迷夢:夢想一個透明的社會,每一部分都清晰可見,不再有皇室特權的黑暗地帶,關於石牆、黑暗、隱蔽、地牢的幻想世界,就留到歌德式小說中吧。
四十年後重讀《規訓與懲罰》,最好更謹慎對待全景敞視監獄這個過於強烈、過於視覺化、對視覺化過於強烈的意象。
正如傅柯後來自己所說,「我所做的權力分析完全不能夠化約成這個意象」,往後,傅柯用了三個講座為《規訓與懲罰》收尾,為他全景敞視作為圖式(diagram)的修辭註解。
原來,全景敞視的權力之眼,而是切斷看與被看的之間的連結,讓一切的記錄、影像、文件、資訊等等得以在不同的權力機制中流通;它更要終結自由與規訓的辯證,讓權力的網絡收束在每一個自我治理,從而自由的主體身上。
全景敞視的終極迷夢不只要斬斷國王首級,還要挖空國王雙眼;權力關係的部署之所以全能,正是因為,它是盲目的。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由目前就讀台大社會所的高紹芳主持,邀請到專長為政治學的蕭育和博士主講,跟大家一起討論在傅柯出版《規訓與懲罰》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如何重新思考權力的流動與運作。歡迎大家前來。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8月07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高紹芳│台大社會所碩士生
【主講】蕭育和│中研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 X慕哲咖啡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規訓與懲罰》成書逾四十年來,「全景敞視監獄」成為它最標誌性的意象,人們甚至因為其像極了傅柯,而幾乎忘了那是邊沁的發明。據說,或大或小的全景敞視禁錮,象徵現代政治權力運作視覺邏輯的翻轉。曾經,公開的景觀是權力的中心,必須被無以計數的人們觀看與關注,公開處決的場景展現了君上不容挑戰的威嚴。
如今,監控的注視取代了駭人的景觀,權力之眼的能量不再自中央發散進而耗盡,而是重新裝配在全景敞視的機制中,轉向倍增強化在一個個個別規訓的身體。據說,這是啟蒙的政治迷夢:夢想一個透明的社會,每一部分都清晰可見,不再有皇室特權的黑暗地帶,關於石牆、黑暗、隱蔽、地牢的幻想世界,就留到歌德式小說中吧。
四十年後重讀《規訓與懲罰》,最好更謹慎對待全景敞視監獄這個過於強烈、過於視覺化、對視覺化過於強烈的意象。
正如傅柯後來自己所說,「我所做的權力分析完全不能夠化約成這個意象」,往後,傅柯用了三個講座為《規訓與懲罰》收尾,為他全景敞視作為圖式(diagram)的修辭註解。
原來,全景敞視的權力之眼,而是切斷看與被看的之間的連結,讓一切的記錄、影像、文件、資訊等等得以在不同的權力機制中流通;它更要終結自由與規訓的辯證,讓權力的網絡收束在每一個自我治理,從而自由的主體身上。
全景敞視的終極迷夢不只要斬斷國王首級,還要挖空國王雙眼;權力關係的部署之所以全能,正是因為,它是盲目的。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由目前就讀台大社會所的高紹芳主持,邀請到專長為政治學的蕭育和博士主講,跟大家一起討論在傅柯出版《規訓與懲罰》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如何重新思考權力的流動與運作。歡迎大家前來。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8月07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高紹芳│台大社會所碩士生
【主講】蕭育和│中研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 X慕哲咖啡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規訓與懲罰:四十年後 」──2020/08/07(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規訓與懲罰》成書逾四十年來,「全景敞視監獄」成為它最標誌性的意象,人們甚至因為其像極了傅柯,而幾乎忘了那是邊沁的發明。據說,或大或小的全景敞視禁錮,象徵現
《規訓與懲罰》成書逾四十年來,「全景敞視監獄」成為它最標誌性的意象,人們甚至因為其像極了傅柯,而幾乎忘了那是邊沁的發明。據說,或大或小的全景敞視禁錮,象徵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Cpwa8ryDIQ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2023,如果你是『法官』 20200731
【哲學星期五@台北】──「2023,如果你是『法官』 」──2020/07/31(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2020年7月23日,立法院在爭議聲中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準備於2023年開始啟動。這一法案,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謂的「參審制」,主要由3名職業法官與6名國民法官,共審共判。但民間團體與許多法界人士卻認為這一制度,容易產生服從權威的效應,進而使國民法官流為為審判背書的陪襯,反而希望台灣能採取「陪審制」,由9位獨立陪審員表決被告是否有罪,之後再由法官量刑。他們認為陪審制才能達到最終讓人民擁有正國民主權,且深化民主的制度。
參審、陪審從字面上看來不容易區分,但在執行面上卻存在著許多差異。它們的來源為何?國外多半採行那一種制度?台灣究竟適合當哪一種「國民法官」?而這一即將來到的「司法變革」可能對台灣法界,甚至是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應?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邀請到台灣陪審團協會林秉權副秘書長,跟大家說明參審制、陪審制的ABC。於理念與制度設計上,兩者的利弊為何?而在如此大的爭議之下,我們又該如何應對仍要上路的參審制?2023年,如果你是「法官」,你會如何做出判斷(判決)呢?歡迎大家一起來聊聊。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7月31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廖健苡│哲五@台北策畫團隊志工
【講者】林秉權│台灣陪審團協會副秘書長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 X慕哲咖啡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2020年7月23日,立法院在爭議聲中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準備於2023年開始啟動。這一法案,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謂的「參審制」,主要由3名職業法官與6名國民法官,共審共判。但民間團體與許多法界人士卻認為這一制度,容易產生服從權威的效應,進而使國民法官流為為審判背書的陪襯,反而希望台灣能採取「陪審制」,由9位獨立陪審員表決被告是否有罪,之後再由法官量刑。他們認為陪審制才能達到最終讓人民擁有正國民主權,且深化民主的制度。
參審、陪審從字面上看來不容易區分,但在執行面上卻存在著許多差異。它們的來源為何?國外多半採行那一種制度?台灣究竟適合當哪一種「國民法官」?而這一即將來到的「司法變革」可能對台灣法界,甚至是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應?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邀請到台灣陪審團協會林秉權副秘書長,跟大家說明參審制、陪審制的ABC。於理念與制度設計上,兩者的利弊為何?而在如此大的爭議之下,我們又該如何應對仍要上路的參審制?2023年,如果你是「法官」,你會如何做出判斷(判決)呢?歡迎大家一起來聊聊。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7月31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廖健苡│哲五@台北策畫團隊志工
【講者】林秉權│台灣陪審團協會副秘書長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 X慕哲咖啡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2023,如果你是『法官』 」──2020/07/31(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2020年7月23日,立法院在爭議聲中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準備於2023年開始啟動。這一法案,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謂的「參審制」,主要由3名職業法官與
2020年7月23日,立法院在爭議聲中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準備於2023年開始啟動。這一法案,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謂的「參審制」,主要由3名職業法官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9k21ucU4U
0
0
【哲學星期五@台北】用文字烙出曾經封印的人權痕跡──人權工作為什麼要搞出版? 20200724
【哲學星期五@台北】──「用文字烙出曾經封印的人權痕跡──人權工作為什麼要搞出版?」──2020/07/24(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就台灣過去的民主化經驗而言,無論是社會或政治運動,出版是最直接且最容易與群眾接觸的媒介之一。尤其是在噤若寒蟬的戒嚴時期,當報禁箝制了言論自由,阻斷了民眾獲得資訊的權利,「黨外雜誌」就成為社會改革的重要宣傳管道,同時也是民眾挑戰禁忌的宣洩管道,釀酿了台灣一波又一波的民主化浪潮。
人權工作亦是如此。透過歷史檔案的揭露和整理、受害者的口述和回憶,甚至加害者的的審判和記錄等,透過檔案分析及包括口述訪談、傳記、回憶錄等文學的形式,將一段段過去不為人知的故事記述下來。一方面是還原歷史真相,另一方面,也成為各國轉型正義工作重要的基礎。台灣,經歷了世界二十上世紀最長的「戒嚴時期」,許多人在白色恐怖之下所遭遇的不人道對待,他們的悲慘的故事,成為推動一個國家民主和人權進步之手,警惕著文明發展的路徑,不要犯同樣的歷史錯誤。
就如詩人Derek Walcott所言:「海是一樣的,只是它的故事使之不同」。許多存在於台灣的真實故事,轉化成任何形式的文字,成為理解台灣某段歷史脈絡的重要基礎。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邀請了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從過去台灣人權工作上的各項出版,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為讓更多人瞭解台灣人權迫害故事的一系列出版,探究人權字與文學出版對於推動人權工作的重要性。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7月24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陳俊宏│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就台灣過去的民主化經驗而言,無論是社會或政治運動,出版是最直接且最容易與群眾接觸的媒介之一。尤其是在噤若寒蟬的戒嚴時期,當報禁箝制了言論自由,阻斷了民眾獲得資訊的權利,「黨外雜誌」就成為社會改革的重要宣傳管道,同時也是民眾挑戰禁忌的宣洩管道,釀酿了台灣一波又一波的民主化浪潮。
人權工作亦是如此。透過歷史檔案的揭露和整理、受害者的口述和回憶,甚至加害者的的審判和記錄等,透過檔案分析及包括口述訪談、傳記、回憶錄等文學的形式,將一段段過去不為人知的故事記述下來。一方面是還原歷史真相,另一方面,也成為各國轉型正義工作重要的基礎。台灣,經歷了世界二十上世紀最長的「戒嚴時期」,許多人在白色恐怖之下所遭遇的不人道對待,他們的悲慘的故事,成為推動一個國家民主和人權進步之手,警惕著文明發展的路徑,不要犯同樣的歷史錯誤。
就如詩人Derek Walcott所言:「海是一樣的,只是它的故事使之不同」。許多存在於台灣的真實故事,轉化成任何形式的文字,成為理解台灣某段歷史脈絡的重要基礎。本次【哲學星期五@台北】邀請了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從過去台灣人權工作上的各項出版,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為讓更多人瞭解台灣人權迫害故事的一系列出版,探究人權字與文學出版對於推動人權工作的重要性。
(感謝【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館】贊助場地,本活動自由入場、因為場地座位有限,哲五保留限制進場人數的權利。咖啡館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以支持獨立書店與咖啡館。)
【時間】2020年07月24日 (五) 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往前走左轉又左轉)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主講】陳俊宏│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青平台官網】
http://www.ystaiwan.org
【青平台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stw.fan
【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台北】──「用文字烙出曾經封印的人權痕跡──人權工作為什麼要搞出版?」──2020/07/24(五) 19:30@慕哲咖啡館(已移新址:台北市鎮江街 3-1號)
就台灣過去的民主化經驗而言,無論是社會或政治運動,出版是最直接且最容易與群眾接觸的媒介之一。尤其是在噤若寒蟬的戒嚴時期,當
就台灣過去的民主化經驗而言,無論是社會或政治運動,出版是最直接且最容易與群眾接觸的媒介之一。尤其是在噤若寒蟬的戒嚴時期,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hnebBghxC8
0
0